找到相关内容243篇,用时17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恭敬经典必读

    为如法。   果依如上所说而行者,无论奉持经书、恭诵经书,乃至助印佛书,均能培植福慧资粮,增长菩提善根,以期于此生中,径证佛果,不退成佛。   附一:保宁勇禅师示看经警策文   夫看经之法...即根机钝劣,亦可以消除业障,增长福慧。六祖谓,但看金刚经,即明心见性,即指如此看耳,故名曰但。如此看,诸大乘经,皆明心见性,岂独金刚经为然。   若一路分别,此一句甚么义,此一段甚么义,全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14588938.html
  • 看虚云法师如何用智慧辩力调伏毁寺损佛的李根源将军

    形态不同,色相转化而已。而直到如今,西洋科学家才讲:物质不灭定律”!宇宙中一切物质与非物质之“”,均循环不悉生灭的,佛经早已讲过世界相续与众生相续,这都是完全符合宇宙物理法则的,为何你说轮回不科学...才可以进一步谈轮回!我刚才讲的地球上的物质循环,还有宇宙的生灭循环来讲,宇宙中各星云系统爆炸成细微气体之后,已经毁灭,但是其爆炸之光与及气体,渐渐又旋转聚汇成形,再成新的星云系统,每一系统内都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80289746.html
  • 紫阁寺考

    遗迹在今祖师岩。唐昭宗乾宁三年前,草堂寺因为已一派荒草废墟得以重修,紫阁院尚留存,有此光景已属不易。   明确标明紫阁寺的史料为北宋诗人、博通经史的李騊写的《宿紫阁》一诗的作者自注。有两句诗为:“...八年……御赞佛牙,初太祖迎洛阳。唐高宗显庆年间,大沙门宣律师、天王太子所献佛牙舍利于东京相国寺灌顶院安葬,至,帝亲以烈火锻试,晶明坚固,光彩五色照人。”   作为下院的兴国寺,获得建塔安奉佛牙...

    李养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893704.html
  • 宗镜录妙旨

    起圆信则生正解,生正解则成真修,有真修必得圆满菩提,究竟常果。这一心的归趣所在。若用四法概括就是教、理、行、果。诸佛教法诠实相妙理,若要明此妙理需正行,有正行方能证此妙果。虽说有四法,其实只是一心而已,所谓教诠之心,理所诠之心,行成之心,理所成之心。更无别物。一一教法,一一圆理,一一行门,一一妙位,一一果德皆各总摄无尽无尽,帝网重重诸法门海,华严无尽宗趣。以此实教妙门,总...

    冯树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2941468.html
  • 唯识学“虚妄分别”之研究

    《摄大乘论》明言虚妄分别十一识的自性: “此中何者依他起相?谓阿赖耶识为种子,虚妄分别所摄诸 识。此复云何?谓身、身者、受者识、彼所受识、彼受识 ...和作为种子来源的阿赖耶识,又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?真谛译的《摄大乘论释》中说: “由本识变异作十一识,本识即十一识种子,十一识既 异,故言差别。”(注6)。 页...

    陈一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4145690.html
  • 潘越著:论审美前理解(2)

    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主体的理解质量,主体在实践中的能动性要求决定着理解的可能方向和结论。很难说哪一种理解正确的,哪一种理解错误的。也很难说哪一种真前见,哪一种伪前见。因为只要我们有立场,有角度,有选择,就难免会近视和草率。所不同的只是认识到与认识不到,而不是避免与不以避免。加达默尔不能说服我们的地方在于,主体自己怎判断自己的前见真是伪?他人又怎判断自己的前见真是伪?  b前理解...

    潘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3457905.html
  •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(2)

    讲到悲心,希望别人解脱,离开痛苦的心。如果你具足了慈和悲两个心,您就具有了菩提心。菩提心可以说佛性最美的,最好的一种性质。每一个人都可以说隐藏在里面的菩提心,都有这种总旨可以这样讲。就是大部分的...它的大怎么样呢?比如你问他一个问题,他说你等一下,我想一想,好像要电脑拷进一个程序一样,按一个电钮,结果出来了,不是这样子,他不需要这样子去想。  我现在要解释他的大怎么样产生,怎么样工作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1458574.html
  • 唯识论的知识可能性和可靠性思想探源

    分别”,乃至凡夫的心识都为“错乱识”,这就产生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:既然如此,凡夫的现量和比量为何正确?或者说,凡夫的正确认识如何可能?但如果仔细研读唯识经典,这些问题实际上可以解决的。  1、虚妄...承认五识的现量认识正确认识,但当人们用三自性理论来审视五识现量时,就不能不提出疑问:五识的现量认识为什么正确认识?因为,凡夫的五识显然不是圆成实性,圆成实性只是指真如、涅盘等胜义谛境界。进而有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2261746.html
  • 《宗镜录》妙旨

    信则生正解,生正解则成真修,有真修必得圆满菩提,究竟常果。这一心的归趣所在。若用四法概括就是教、理、行、果。诸佛教法诠实相妙理,若要明此妙理需正行,有正行方能证此妙果。虽说有四法,其实只是一心而已,所谓教诠之心,理所诠之心,行成之心,理所成之心。更无别物。一一教法,一一圆理,一一行门,一一妙位,一一果德皆各总摄无尽无尽,帝网重重诸法门海,华严无尽宗趣。以此实教妙门,总摄群经,...

    冯树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2363836.html
  • 牟宗三:寂寞中之独体

    一内在之关系,因而成一统一之结聚,则此「统一之结聚」即为一「独体」。  此不过一逻辑定义。然虽一逻辑的定义,却指示以下诸函义:  一、独体一个存在的概念,它必指示一「实法」。  二、独体必在一...四肢百体的内在关系。四肢百体如此关联起来,生命表现的通路──器官。生命本身就是动,它自己的命运注定其不安分;它要表现,要冲破,无有将其压得住。这个压不住的先天的动,就是我们所说的赤裸的生命之情欲方面...

    牟宗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3766822.html